中国医药导报
中国医药期刊欢迎您 今天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期刊介绍      下载中心      关于本刊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在线留言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返回中国当代医药网
中国医药导报
 
   站内检索
 
更多>>
更多>>
更多>>
更多>>
中文传媒集团网站
《妇儿健康导刊》杂志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
中国知网(CNKI)
万方医学网
维普数据库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浏览网
总访问总数:
pv当日访问总数:
当前在线人数:
 
2022年 19卷 36期
刊出日期:2022-12-25

论著
综述
调查研究
临床医学-骨科
妇幼医学
临床医学-五官科
中医中药
针刀医学
工作探讨
护理研究
 
 
       论著
4 FAM83H及其天然反义转录本FAM83H-AS1在肺腺癌和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刘梦真1 孙蓉蓉2 刘艳华2 张有为2
DOI: 10.20047/j.issn1673-7210.2022.36.01
目的 探讨FAM83H及其天然反义转录本FAM83H-AS1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生物学作用及二者之间的调控关系。 方法 GEPIA在线工具分析FAM83H、FAM83H-AS1在多种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和预后。选择对数生长期的A549和SKOV3细胞株进行转染,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空载对照组(siNC组)和实验组(siFAM83H组、 siFAM83H-AS1组),比较敲降FAM83H和FAM83H-AS1后各组细胞增殖、凋亡和迁移情况。 结果 FAM83H、FAM83H-AS1 mRNA在包括肺腺癌和卵巢浆液性囊腺瘤在内的多种肿瘤组织中表达上调。在肺腺癌中,FAM83H mRNA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549和SKOV3细胞中,siFAM83H组FAM83H mRNA及蛋白表达低于siNC组(P<0.05);siFAM83H-AS1组FAM83H-AS1 mRNA表达低于siNC组(P<0.05);siFAM83H组转染24、48、72 h后细胞增殖能力低于siNC组(P<0.05);siFAM83H-AS1组转染24、48、72 h后细胞增殖能力低于siNC组(P<0.05);siFAM83H组、siFAM83H-AS1组凋亡数高于siNC组(P<0.05);siFAM83H组、siFAM83H-AS1组细胞迁移数低于siNC组(P<0.05)。FAM83H后敲低,siFAM83H组与siNC组siFAM83H-AS1 mRN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AM83H-AS1敲低后,siFAM83H-AS1组与siNC组siFAM83H mRNA和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FAM83H和FAM833H-AS1在肺腺癌和卵巢癌发生发展中发挥癌基因的作用,然而二者未发现相互调控关系,具体机制仍待进一步研究。
2022 Vol. 19 (36): 4-10,16 [摘要] ( 37 ) HTML (1 KB)  PDF (3923 KB)  ( 176 )
11 基于CiteSpace的氨甲环酸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万贤杰1 许珂1 王欢2 杨明义1 马宇杰1 侯卫坤1 许鹏1
DOI: 10.20047/j.issn1673-7210.2022.36.02
目的 基于CiteSpace软件对氨甲环酸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文献进行计量及可视化分析。 方法 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有关氨甲环酸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相关文献,检索起止时间为2000年1月至2020年12月。使用Excel 2016对纳入文献进行描述性分析,以及CiteSpace 5.8.R3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国家/地区、机构及作者、期刊共被引及文献共被引进行分析,对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聚类及突现分析。 结果 共获得994篇相关文献,2000—2020年氨甲环酸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研究的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发文量较高的国家/地区是中国与美国,四川大学是发文量最高的机构,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裴福兴。该领域相关研究的文献中引用最多的杂志是《J Bone Joint Surg Am》,引用频次最高的文献是Yang在2012年发表的一篇meta分析。其关键词聚类通过归纳可以分为3类,分别从术中、术后及药物本身几个方面反映出失血量、使用途径及术后康复等研究热点。 结论 氨甲环酸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研究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其中围手术期失血量、氨甲环酸使用途径及术后康复方面的研究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同时也是未来的研究趋势。
2022 Vol. 19 (36): 11-16 [摘要] ( 13 ) HTML (1 KB)  PDF (1813 KB)  ( 53 )
17 基于数据挖掘的《太平圣惠方》腰痛处方的用药规律分析
韩涛 朱立国 魏戌 于杰 王尚全 展嘉文 尹逊路
DOI: 10.20047/j.issn1673-7210.2022.36.03
目的 探讨《太平圣惠方》中治疗腰痛方剂组方用药规律及该书治疗腰痛的学术思想。 方法 收集《太平圣惠方》中治疗腰痛的方剂,建立腰痛方剂数据库,通过中医传承计算平台对方剂数据库进行用药频次、四气五味归经、用药功效、用药核心组合及关联规则和K-means聚类新处方等用药规律分析。 结果 共收集77首治疗腰痛的方剂,涉及中药108味,频次≥5次的中药有22味,前5位中药有肉桂、附子、牛膝、杜仲、木香;中药药性以温性为主;药味以甘、辛、苦为主;药物主要归肾、肝和脾经;用药功效以补虚、温里和活血化瘀类为主;药物组合排在前3位的是:肉桂,牛膝;肉桂,附子;肉桂,杜仲;9条药物关联规则;经过K-means 聚类得到4首新方。结论 《太平圣惠方》中治疗腰痛的处方主要以“温脾补益肝肾”为主,为临床腰痛的诊治提供了重要参考。
2022 Vol. 19 (36): 17-20,35 [摘要] ( 24 ) HTML (1 KB)  PDF (1244 KB)  ( 83 )
21 基于数据挖掘与网络药理学技术的中药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经验总结
吴小翠1 杨智华2 谢毅强3 李瑞4 程亚伟5
DOI: 10.20047/j.issn1673-7210.2022.36.04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与网络药理学技术对中药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进行经验总结。方法 搜索并整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有关中医药治疗NPDR的文献,限定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12月。利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 3.0构建方剂数据库,对有关方药进行频数、性味、归经、功效统计。对有关药对进行关联规则分析,总结中医药治疗NPDR的用药规律以及核心配伍。对核心药对运用中医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分析平台、中医药综合数据库、Uniprot、GeneCards构建“成分-靶标”网络,配合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并进行分子对接。利用R语言对有关的基因进行GO分类富集分析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 结果 通过对中医药治疗NPDR的107个处方分析得到常用药物10味,其中黄芪、生地、三七使用频次最高。四气以寒、平、温性为主;五味以苦、甘味为主;归经主要为肝、肺、肾经。使用频次较高的药对有7个,其中黄芪-生地、黄芪-三七、生地-三七居前3位。对黄芪-生地药对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可知主要成分包括槲皮素、山柰酚、刺芒柄花素、异鼠李素等,主要的作用靶点包括TP53、SERPINE1、VEGFA、TNF等。KEGG与GO富集通路显示相关中药有效成分与细胞增殖、细胞对化学应激及细胞对脂多糖反应等有关。核心靶点蛋白和核心活性成分对接的自由能计算结果显示,黄芪-生地药对中的核心活性成分(槲皮素、山柰酚)和NPDR中的关键核心靶点有良好的结合作用。 结论 中医治疗NPDR的高频药对为黄芪-生地,其成分可能通过多靶点对多通路发挥调控作用,可为临床、基础研究提供指导意义。
2022 Vol. 19 (36): 21-28 [摘要] ( 25 ) HTML (1 KB)  PDF (3264 KB)  ( 132 )
29 基于CiteSpace对青藤碱在中医药研究应用现状的可视化分析
张子旋1 安逸1 张馨文1 赵鑫1 张解玉1 赵珈禾2 曹炜3
DOI: 10.20047/j.issn1673-7210.2022.36.05
目的 利用CiteSpace分析国内外近20年青藤碱中医药相关研究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2001年1月至2022年4月青藤碱相关研究文献,运用CiteSpace软件对作者、国家、机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 结果 共得到中文文献973篇、英文文献264篇。近20年青藤碱研究的发文量呈波动上升趋势。周莉玲和刘良分别是中英文发文量最高的作者,发文机构集中在国内,以广州中医药大学为主,但团队及机构间欠缺合作。关键词分析显示,青藤碱、增殖、细胞凋亡、大鼠、青风藤是青藤碱的中文研究热点,细胞表达、凋亡、活化、代谢、抑制、类风湿关节炎、小鼠、增殖是英文研究热点,国内外研究趋势侧重细胞凋亡与细胞增殖。 结论 当前青藤碱领域处于发展上升阶段,研究热点和趋势是细胞凋亡与细胞增殖,但团队机构间合作少,应加大交流合作,有利于推动青藤碱的长足发展。
2022 Vol. 19 (36): 29-35 [摘要] ( 23 ) HTML (1 KB)  PDF (2428 KB)  ( 132 )
36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侧隐窝狭窄患者的临床效果
杨刚 田雅峰 于健 朱艳风 韩昆 董军格
DOI: 10.20047/j.issn1673-7210.2022.36.06
目的 评价经皮椎间孔镜技术(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4年8月至2019年8月河北省中医院骨一科收治的85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PELD治疗,70例患者术后随访2年。术后复查MRI或CT检查。通过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和2年的随访,用疼痛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改良MacNab标准评估评估临床疗效。 结果 对70例患者进行2年随访,其中L3~4节段患者3例,L4~5节段患者57例,L5~S1节段患者10例,其中男31例,女39例;年龄44~75岁,平均(54.2±7.7)岁。所有患者均行PELD行髓核摘除及侧隐窝扩大减压,3例患者术后一过性感觉障碍,均为L5~S1节段患者,术后MRI/CT检查显示减压充分。没有患者出现术后感染、功能障碍、神经根损伤或医源性节段不稳定。术后所有随访时间点VAS评分和ODI值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的MacNab评分中优24例、良39例、一般6例,差1例,优良率为90.0%。 结论 PELD是一种微创、有效、安全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的治疗方法。
2022 Vol. 19 (36): 36-40 [摘要] ( 27 ) HTML (1 KB)  PDF (1591 KB)  ( 22 )
       综述
41 miR-21和miR-29与肾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杜文花1 史亮2 程小红2 张晓凤2
DOI: 10.20047/j.issn1673-7210.2022.36.07
肾纤维化是肾脏疾病进展到后期的主要病理变化,炎症刺激为肾纤维化进展的主要因素,其不可逆性及转归差异已成为现代医学的难题之一。微RNA(miRNA)是一种短链内源性非编码小分子RNA,以稳定形式存在于血浆、血清及体液中,转录后调控编码蛋白基因,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的调控。研究表明,miRNA中包含的部分miRNA在纤维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纤维化/炎症过程的关键调节因子。在肾脏疾病中,miR-21、miR-29调控靶基因及相关信号通路,作用于炎症/促纤维化进程。本文将重点关注炎症细胞浸润的肾纤维化发病机制的信号通路,从分子层面探讨miR-21、miR-29在肾纤维化中的机制及潜在治疗作用。
2022 Vol. 19 (36): 41-44 [摘要] ( 26 ) HTML (1 KB)  PDF (453 KB)  ( 60 )
45 原发性高血压非药物疗法研究进展
白晓旭1 王海芳2 杨勋超3
DOI: 10.20047/j.issn1673-7210.2022.36.08
原发性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目前,针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主要有药物疗法及非药物疗法。临床上,患者血压虽然可通过药物治疗降低,但症状无法完全控制,且其毒副作用较多,加重患者负担。与药物疗法比较,生活方式干预和针刺、艾灸、推拿、耳穴贴压、穴位贴敷、刮痧疗法、耳尖放血、中药代茶饮等中医适宜技术,以及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等中医传统运动疗效也逐渐被国内外所认可。本文对原发性高血压非药物疗法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应用非药物疗法治疗高血压病提供参考依据。
2022 Vol. 19 (36): 45-48 [摘要] ( 25 ) HTML (1 KB)  PDF (578 KB)  ( 333 )
49 常用精神药物治疗后临床检验指标的变化
郭琦 凌四海 贺静 李文标 刘辰庚▲ 王刚▲
DOI: 10.20047/j.issn1673-7210.2022.36.09
在精神疾病治疗中,服用精神药物尤为重要。国际《精神药物公约》对于精神药物的医疗和科学价值给予充分肯定。精神药物在发挥效能的同时,其毒性作用涉及神经系统的多个方面,并且影响心、肝、肾等多个重要脏器及血液和内分泌系统功能,引起相关检验指标的改变,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糖、血脂、血电解质、心肌损伤标志物、催乳素和甲状腺激素等。血液中各检验指标的变化可综合反映机体所经历的各种病理生理变化过程,从而达到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判断预后、指导治疗和治疗监测等作用。
2022 Vol. 19 (36): 49-53 [摘要] ( 23 ) HTML (1 KB)  PDF (644 KB)  ( 106 )
54 肠道菌群对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足发生发展的影响
王嘉霖1 王玉晴1 黄晓停1 周明眉2 赵诚3▲
DOI: 10.20047/j.issn1673-7210.2022.36.10
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是当前危害健康的一个常见问题,其发病率逐年增长。由2型糖尿病引发的心脑血管、肾、周围神经等并发症增加了患者致残或致死的风险。已有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紊乱可通过对血脂、血压、糖脂代谢等的影响,增加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足的发病率,进而影响到此类疾病的发展及预后。肠道菌群研究对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足在内的一系列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是一个新的切入点。本文就近年来关于肠道菌群对2型糖尿病及2型糖尿病足发生发展影响的研究作一综述。
2022 Vol. 19 (36): 54-57,65 [摘要] ( 24 ) HTML (1 KB)  PDF (566 KB)  ( 36 )
58 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相关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蒋玉萍1 刘伟锋2 吴姗姗3 温智稀4
DOI: 10.20047/j.issn1673-7210.2022.36.11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病性复杂且病程较长,可进一步发展至胃癌,是胃癌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多种相关炎症因子参与此环节,阻断此环节对预防胃癌的发生具有极大的价值。目前,现代医学尚无有效的方法干预此环节,因此寻求CAG的有效干预措施是诸多学者不断探求的目标。研究证实,中医药在治疗CAG疾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可通过多方位、多层次、多靶点发挥潜在的效果。本文旨在概括中医药在该领域的现状及治疗前景,为今后治疗CAG提供依据,更好地提高临床效果。
2022 Vol. 19 (36): 58-61,69 [摘要] ( 25 ) HTML (1 KB)  PDF (733 KB)  ( 249 )
62 达格列净对肾脏和心血管保护效应研究进展
王文静 郑文斐 李胜男 刘乾
DOI: 10.20047/j.issn1673-7210.2022.36.12
达格列净,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一种新型的降糖药。达格列净能有效地抑制肾小管SGLT2受体,减少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促进葡萄糖从尿中排泄,非胰岛素依赖性的降低血糖水平。除降血糖外,达格列净还有渗透性利尿、减重、降压、降脂、降尿酸等作用,并且通过抗纤维化、抗感染、抗氧化应激,改善线粒体功能,调节自噬,恢复管球平衡等,发挥心肾的保护效应。本文总结达格列净对肾脏、心血管的保护效应及可能机制,以期为药物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2022 Vol. 19 (36): 62-65 [摘要] ( 27 ) HTML (1 KB)  PDF (486 KB)  ( 144 )
66 针灸治疗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的研究进展
孙钰斌1 张相安2 安永康2 牛丽1 陈淑君2 潘慧2 史孟华1
DOI: 10.20047/j.issn1673-7210.2022.36.13
尿潴留是肛肠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容易诱发泌尿系统感染,影响术后愈合和排尿功能恢复。在肛肠手术后恢复过程中,不同针灸疗法具有缓解肛周疼痛、减少残余尿量、协调逼尿肌及尿道括约肌、减轻尿路感染等优势。多样化的针灸疗法给尿潴留的治疗提供了更加有效的方案,本文对近五年针灸治疗该病的相关临床研究文献进行总结,常用的方法有普通针刺、电针、耳针、特色艾灸疗法等,同时比较不同针刺和艾灸方法的异同及作用机制,提出相关见解,以期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2022 Vol. 19 (36): 66-69 [摘要] ( 27 ) HTML (1 KB)  PDF (617 KB)  ( 176 )
       调查研究
70 南宁市社区居民对基因检测技术服务认知及需求现状调查分析
覃蓉 管燕秋 黄芬
DOI: 10.20047/j.issn1673-7210.2022.36.14
目的 了解南宁市社区居民对基因检测技术服务的认知情况、需求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完善人群健康管理策略、发展大健康产业提供参考。 方法 于2019年3月至12月对南宁市16个社区3 378名社区居民采用便利抽样法进行现场问卷调查。 结果 39.72%社区居民没有听说过基因检测技术服务。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态、文化程度、月收入、患有慢性病的社区居民对基因检测技术服务认知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大专/本科及以下文化程度社区居民对基因检测技术服务认知情况更低(OR<1,P<0.05)。2 468名(73.06%)表示有接受基因检测技术服务的意愿,最关心的疾病易感基因检测是恶性肿瘤,最希望获得的后续服务内容是易感疾病预防措施。居民不愿意接受基因检测技术服务的主要原因是费用太高(542名,59.56%)和怕隐私被泄露(342名,37.58%)。 结论 社区居民对基因检测技术服务认知程度甚低,但潜在需求意愿较大。建议加大基因检测技术服务的知识科普力度,充分发挥医务人员的专业作用,为社区居民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指导,推动大健康产业发展。
2022 Vol. 19 (36): 70-73 [摘要] ( 26 ) HTML (1 KB)  PDF (556 KB)  ( 100 )
74 天津市三级甲等医院护士进修需求与职业认同及职业获益感的相关性分析
耿鹏飞1 汪张毅2 张亚军3 王维宁4
DOI: 10.20047/j.issn1673-7210.2022.36.15
目的 了解天津市三级甲等医院护士进修需求现状,探索其与护士职业认同及职业获益感之间的相关性,为构建提高天津市三级甲等医院护士进修需求培训教育方案提供参考和方向。 方法 于2021年11月至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天津市7所三级甲等医院共341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进修需求量表(DASRN)、职业认同量表(OIS)、职业获益感量表(SPBS)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天津市三级甲等医院护士进修需求总分为(82.12±12.83)分,职业认同总分为(120.55±21.07)分,职业获益感总分为(138.67±19.82)分,三者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不同文化程度、技术职称、工龄、职务DASRN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DASRN总分及各维度与OIS总分及各维度、SPBS总分及各维度呈正相关(r>0,P<0.05)。 结论 天津市三级甲等医院护士进修需求、职业认同感及职业获益感均较高,建议医院管理者重视护士的进修与培训,健全护士进修培训体系,多途径地提高其职业认同和职业获益感,进而最大程度地满足其进修需求。
2022 Vol. 19 (36): 74-77,91 [摘要] ( 21 ) HTML (1 KB)  PDF (654 KB)  ( 122 )
78 心理弹性在ICU护士报警疲劳与职业压力的中介效应研究
唐雯琦1 马俊2▲ 冯笑1 章左艳1 周文杰1
DOI: 10.20047/j.issn1673-7210.2022.36.16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护士职业压力对报警疲劳的影响,并分析心理弹性在ICU护士职业压力和报警疲劳的中介作用。 方法 通过整群抽样法,对上海市6所(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华山医院、上海瑞金医院、上海肿瘤医院、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上海金山区中心医院)综合医院2020年10月至11月的752名ICU护士分别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ICU护士报警疲劳量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中文版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不同医院等级、年龄、性别、学历、ICU工作年限、婚姻状况、子女情况、月收入、近3个月翻班数、血型的ICU护士职业压力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3个月不同工作/生活事件职业压力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ICU护士职业压力各维度得分与心理弹性各维度得分呈负相关(r<0,P<0.05),与报警疲劳得分呈正相关(r>0,P<0.05)。线性回归结果显示,ICU工作年限、子女情况、翻班情况、离职想法、报警疲劳状况及心理弹性情况是ICU护理人员职业压力的影响因素(P<0.05)。ICU护士职业压力、报警疲劳、心理弹性三者呈线性关系,中介效应验证,心理弹性的中介效应值为0.134,占整体效应的64.73%。结论 ICU护士职业压力通过心理弹性对报警疲劳起中介效应。
2022 Vol. 19 (36): 78-81 [摘要] ( 24 ) HTML (1 KB)  PDF (538 KB)  ( 87 )
82 静脉治疗专科护士职业获益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朱盛南 王娟▲
DOI: 10.20047/j.issn1673-7210.2022.36.17
目的 调查静脉治疗专科护士职业获益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2021年8月至9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静脉治疗专科231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护士职业获益感问卷评估静脉治疗专科护士职业获益感情况,并调查护士基线资料,分析可能影响静脉治疗专科护士职业获益感的相关因素。 结果 经护士职业获益感问卷测定结果显示,231名护士职业获益感评分为(118.74±12.03)分。不同月收入、聘用方式、参与科研情况、每周工作时间护士职业获益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方程:Y=138.714-7.075×月收入3 000~5 000元-17.697×月收入>5 000元-4.602×正式编制-2.991×参与科研-1.501×每周工作时间40~44 h+9.271×每周工作时间>44 h。结果显示,月收入3 000~5 000元、月收入>5 000元、正式编制、参与科研是静脉治疗专科护士职业获益感评分的保护因素(P<0.05),每周工作时间>44 h是静脉治疗专科护士职业获益感评分的危险因素(P<0.05)。 结论 月收入3 000~5 000元、月收入>5 000元、正式编制、参与科研是静脉治疗专科护士职业获益感评分的保护因素,每周工作时间>44 h是静脉治疗专科护士职业获益感评分的危险因素。
2022 Vol. 19 (36): 82-85 [摘要] ( 28 ) HTML (1 KB)  PDF (500 KB)  ( 36 )
       临床医学-骨科
86 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可视化分析
陈天鑫 张智龙 杨胜平 朱瑜琪
DOI: 10.20047/j.issn1673-7210.2022.36.18
目的 可视化分析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研究现状,并预测研究热点及趋势。 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及维普数据库中2000年1月至2022年2月关于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相关文献,并利用VOSviewer和CiteSpace软件对年度发文量、作者、发文机构及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2 465篇文献,2012—2020年平均年发文量190篇,共得到222个核心作者,主要构成11个研究团队;共得到511个发文机构,其中佛山市中医院发文量最大;共得到528个关键词、18个聚类标签、26个突现关键词,温阳健骨汤、桃红四物汤改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疼痛、肿胀等成为目前研究热点。 结论 近20年国内对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研究发展迅速,老年性、骨质疏松性骨折是未来的研究热点,但临床研究仍面临部分问题和挑战。
2022 Vol. 19 (36): 86-91 [摘要] ( 26 ) HTML (1 KB)  PDF (2237 KB)  ( 65 )
92 活血止痛膏外敷辅助治疗单纯性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
宋猛 戴冬阳 夏万青
DOI: 10.20047/j.issn1673-7210.2022.36.19
目的 探究活血止痛膏外敷辅助治疗单纯性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江苏省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7年9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12例单纯性肋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均56例。对照组予以基础治疗及弹力肋骨带外固定,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活血止痛膏外敷,1个月后评估两组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疼痛程度及睡眠质量,并观察治疗期间并发症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研究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骨骼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主证积分、次证积分、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白细胞介素-10、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匹斯堡睡眠质量指数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 结论 活血止痛膏外敷辅助保守治疗单纯性肋骨骨折有助于降低患者机体的炎症反应,促进患者恢复,临床效果较好。
2022 Vol. 19 (36): 92-95 [摘要] ( 26 ) HTML (1 KB)  PDF (632 KB)  ( 109 )
       妇幼医学
96 基于VOSviewer与CiteSpace的中西医治疗婴儿痉挛症的可视化分析
安子萌 付乾芳 陈朝远 王贺昱 张喜莲▲
DOI: 10.20047/j.issn1673-7210.2022.36.20
目的 分析近50年国内中西医治疗婴儿痉挛症(IS)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知识服务平台、VIP、CBM自1975年1月至2022年6月关于IS相关文献,使用VOSviewer与CiteSpace绘制作者合作密度图、关键词共现、聚类图等,将作者、关键词信息进行可视化分析。 结果 共纳入1 767篇文献,该领域内发文量呈现逐渐上升趋势。西医发文量最高的作者为邹丽萍;中医为刘金民。发文最高的西药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中药为柴贝止痫汤。通过可视化软件形成8个聚类标签,节点数最高的聚类为脑性瘫痪。研究现状根据病因、治疗手段、中西药等方面展开研究;根据治疗理念及手段分析发展趋势。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IS具有较好的前景,精准治疗、生酮饮食可能成为日后的热点。
2022 Vol. 19 (36): 96-100 [摘要] ( 27 ) HTML (1 KB)  PDF (2610 KB)  ( 150 )
101 中药敷脐治疗小儿乳食积滞型便秘的临床观察
冯燕华 黄菊 刘金岚 孙武权 张昊
DOI: 10.20047/j.issn1673-7210.2022.36.21
目的 观察中药敷脐治疗小儿乳食积滞型便秘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21年3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的乳食积滞型便秘患儿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敷脐和推拿治疗,对照组单纯运用推拿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治疗后1周、2周、1个月对两组进行随访,记录两组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总评分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医证候主证、兼证评分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及随访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 中药敷脐配合推拿治疗小儿乳食积滞型便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2022 Vol. 19 (36): 101-104 [摘要] ( 17 ) HTML (1 KB)  PDF (610 KB)  ( 109 )
105 目标-活动-丰富运动疗法对全面性发育迟缓患儿运动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效果
贾玉凤 李阳▲ 张双 高淑芝 高静云 李爽
DOI: 10.20047/j.issn1673-7210.2022.36.22
目的 探讨目标-活动-丰富运动(GAME)疗法对全面性发育迟缓患儿运动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4月河北省唐山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收治的全面性发育迟缓患儿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GAME组(41例,常规康复治疗联合GAME疗法)和对照组(41例,常规康复治疗)。治疗时间为16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发育商(GMQ)、精细运动发育商(FMQ)、总运动发育商(TMQ)及儿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量表(ADL)得分。 结果 研究过程中两组各有1例中途退出,最终对照组纳入40例,GAME组纳入40例。治疗后,两组GMQ、FMQ、TMQ、ADL评分高于治疗前,且GAME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GAME疗法对全面性发育迟缓患儿的运动能力有促进作用,有利于患儿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2022 Vol. 19 (36): 105-108 [摘要] ( 29 ) HTML (1 KB)  PDF (541 KB)  ( 166 )
109 GnRHa联合LNG-IUS方案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
喻凌云1 黄小琴2 申恒春1▲
DOI: 10.20047/j.issn1673-7210.2022.36.23
目的 探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与左炔诺孕酮宫内释放系统(LNG-IUS)联合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2018年5月至2021年1月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子宫腺肌病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5例。试验组给予GnRHa与LNG-IUS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单一GnRHa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治疗1年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月经量评分、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及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治疗6个月及1年后,两组VAS评分、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评分、CA125小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试验组VAS评分低于治疗6个月后;对照组VAS评分、子宫内膜厚度、CA125小于治疗6个月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试验组VAS评分、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评分、CA125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试验组VAS评分、子宫体积、月经量评分、CA125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GnRHa与LNG-IUS联合治疗子宫腺肌病效果较佳,具有优越的应用前景。
2022 Vol. 19 (36): 109-112 [摘要] ( 24 ) HTML (1 KB)  PDF (553 KB)  ( 137 )
       临床医学-五官科
113 替牙期含牙囊肿内埋伏上颌中切牙开窗配合正畸牵引术对患者牙根发育的影响
肖高天 刘思源 陈淋瑜 余美婵▲
DOI: 10.20047/j.issn1673-7210.2022.36.24
目的 分析替牙期含牙囊肿内埋伏上颌中切牙开窗配合正畸牵引术对患儿牙根发育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21年11月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口腔科收治的48例替牙期含牙囊肿内埋伏上颌中切牙患儿资料,按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44颗患牙,标准方丝弓技术矫正)和观察组(46颗患牙,开窗配合正畸牵引术)。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牙根长度和根管壁厚度;比较两组治疗后唇腭侧牙槽骨水平和厚度。 结果 治疗后,两组牙根长度和根管壁厚度大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腭侧牙槽骨水平和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唇侧牙槽骨水平和厚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开窗配合正畸牵引术可促进替牙期含牙囊肿内埋伏上颌中切牙患者牙根和根管壁正常发育。
2022 Vol. 19 (36): 113-116 [摘要] ( 32 ) HTML (1 KB)  PDF (896 KB)  ( 229 )
       中医中药
117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古籍中支气管扩张症的治疗规律
范荣荣1 王大伟2 张忠德3 王媛媛3 金连顺3 刘云涛3
DOI: 10.20047/j.issn1673-7210.2022.36.25
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华医典》古籍中支气管扩张症的治疗规律。 方法 通过调查问卷,咨询专家意见,确定与支气管扩张症相关的古代病名,电子系统检索《中华医典》,找出与支气管扩张症相关的条文记载。利用Access 2010对相关条文中的中药使用频次及功效分类、针灸选穴规律和归经及食疗方中食疗药物选择规律进行描述性分析,利用Stata软件对使用频次前60的中药进行聚类分析。 结果 中医古籍支气管扩张症相关条文中,使用频次较高的中药有甘草、苦杏仁、人参、茯苓、贝母、生姜、半夏、五味子等。频次≥5的中药中,功效以补益药、止咳化痰平喘药、解表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为主,辅以收涩药、理气药、温里药、活血化瘀药、止血药、平肝熄风药,其中补益药以具有补气养阴作用者为主,尤其注重健脾益气。聚类分析得到17个聚类群。针灸选穴频次较高的有肺俞、列缺、足三里、膻中、风门、肝俞,以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阴肺经、足阳明胃经、任脉、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穴位最多。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食疗药物以姜、蜜、枣、杏仁、糖、酒等性温补或平补者为主。结论 本研究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总结了中医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用药、外治和食疗规律,为今后临床和科研提供参考。
2022 Vol. 19 (36): 117-121 [摘要] ( 25 ) HTML (1 KB)  PDF (1087 KB)  ( 231 )
122 孙伟正教授治疗小儿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经验采撷
邬远田1 孙伟正2 于孙婉琪3 王金环2
DOI: 10.20047/j.issn1673-7210.2022.36.26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以全血细胞减少、骨髓造血功能衰退为核心特征的血液系统疾病,临床以贫血、出血、反复感染等为主要的表现。本文介绍孙伟正教授治疗小儿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经验。孙教授认为,肾虚髓枯是该病的核心病机,小儿脏腑娇嫩,感邪后易于传变,易于伤阴的生理病理特点使本病在小儿患者身上的表现较成年患者更加复杂,此外,“瘀”“热”也在疾病的发展演变中造成了重要影响。孙教授根据本病病因病机,慎审阴阳,明辨标本,以补肾为核心,重视顾护小儿脾胃,融治瘀防瘀于治疗全程,同时关注日常生活与情志对疾病的影响,临床疗效优异。
2022 Vol. 19 (36): 122-125,130 [摘要] ( 33 ) HTML (1 KB)  PDF (814 KB)  ( 95 )
126 不同时机电针对寒湿凝滞证原发性痛经镇痛效应的影响
李春华1 胡妮娟1 徐大钊2 马良宵3 吴晓红1 刘平1 朱江3 朵皓英4
DOI: 10.20047/j.issn1673-7210.2022.36.27
目的 探讨不同时机电针对寒湿凝滞证原发性痛经(PD)镇痛效应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电力教学医院门诊纳入的72例寒湿凝滞证P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经前组和经期组,各36例。两组均取三阴交、地机和悬钟,电针30 min,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随访2个月经周期。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伴随症状严重程度评分(RSS-COX2)评价临床症状。 结果 整体分析发现:组间比较及交互作用的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点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5周期的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第2~5周期VAS评分与第1周期比较均降低,第3~5周期VAS评分较第2周期降低,第4~5周期的VAS评分较第3周期降低,第5周期VAS评分较第4周期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分析:组间比较、时间点比较及交互作用RSS-COX2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第1~5周期RSS-COX2评分较治疗前降低,第2~5周期RSS-COX2评分较第1周期降低,第3~5周期的RSS-COX2评分较第2周期降低,第4~5周期RSS-COX2评分较第3周期降低,第5周期RSS-COX2较第4周期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从第2~5周期,经期组RSS-COX2评分高于经前组(P<0.05)。 结论 经前及经期电针对寒湿凝滞证PD均能显著缓解疼痛及伴随症状,经前治疗改善伴随症状优于经期。

2022 Vol. 19 (36): 126-130 [摘要] ( 46 ) HTML (1 KB)  PDF (1424 KB)  ( 104 )
131 基于扶阳思维与阴阳本体结构探讨“中风病”的中医药诊治
谢荣鑫1 王晋平2 莫雪妮3
DOI: 10.20047/j.issn1673-7210.2022.36.28
人体生命活动由阴阳二气交感完成,在阴阳位置关系上,阳气相对在内,阴气相对在外,在此位置基础上,阳气向上向外的运动与阴气向下向内的运动实现阴阳交感,故认为中医诊察的核心是通过脉证发现患者内阳外阴结构下的阴阳位置异常或交感状态异常,中医治疗的核心是使人体阴阳恢复到原有的位置或正常的交感状态,并将中风患者的体质特点结合临床概述为“元阳不足”与“阳虚不化”,提出以温通、潜阳为主的原则方向及“三焦次第”的治疗手段。
2022 Vol. 19 (36): 131-134,152 [摘要] ( 25 ) HTML (1 KB)  PDF (732 KB)  ( 22 )
135 《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治疗肾系水肿用药规律挖掘研究
李希尧1 高宏杰2 孙鲁英1 包乌吉斯古冷1 张明珠1 魏曙光1
DOI: 10.20047/j.issn1673-7210.2022.36.29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挖掘并总结《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以下简称《千金方》)中治疗肾系水肿的用药规律。 方法 选取《千金方》中治疗肾系水肿的处方,建立标准的医案数据库,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统计用药频次、药性、药味、归经及药物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千金方》治疗肾系水肿条文67条,涉及方剂67首,其中《备急千金要方》44首,《千金翼方》23首;涉及中药144味,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前3位为白术、茯苓、桂枝;药性多温,药味多甘、辛、苦,多归肺、脾、肾经;药效以利水消肿、健脾、利水渗湿、祛风止痛、燥湿利水等居多。两味药模式的关联规则中以防己→白术置信度最高;使用频率大于20次的药物经过聚类分析可聚为4类。 结论 通过数据挖掘展示出了《千金方》中肾系水肿的辨治思路,即形成了以虚实为纲,以三焦为辨,以分消为法的思路,为中药治疗肾系水肿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2022 Vol. 19 (36): 135-139 [摘要] ( 21 ) HTML (1 KB)  PDF (1267 KB)  ( 28 )
140 樊茂蓉教授从“本虚络痹”论治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相关咳嗽经验
梁艳霞1 代昭欣2 赵媛1 王冰1 慕青翔3 樊茂蓉1
DOI: 10.20047/j.issn1673-7210.2022.36.30
慢性刺激性干咳是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约有80%的IPF患者存在慢性刺激性干咳,且以日间症状为著,严重时可引起晕厥、骨折等严重并发症,会加重呼吸困难和缺氧。目前传统的止咳药物疗效欠佳,患者咳嗽迁延不愈,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樊茂蓉教授通过临床观察与实践,从“本虚络痹”探讨IPF相关咳嗽的病机,治疗以重视先天、金水相生,补养后天、斡旋中焦为主,除痹通络贯穿始终,诸法合用,恢复肺之宣降,则咳嗽自止。
2022 Vol. 19 (36): 140-143 [摘要] ( 25 ) HTML (1 KB)  PDF (640 KB)  ( 33 )
144 《全婴方论》小儿灸法刍议
陈少华 马钦 赵可琢 丁侃 张丽君
DOI: 10.20047/j.issn1673-7210.2022.36.31
南宋医家郑端友所撰《全婴方论》是在摭证诸家学说的基础上汇集个人临床经验而成的儿科专著,虽非灸法专著,但设有小儿灸法专卷。本文从该书中关于小儿灸法的注意事项、常见病灸穴、灸痫3个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全婴方论》在取穴上推崇同身寸法,认为取穴应当高效且精准;注意事项中主要涉及气候、患者状态、时间与部位、灸量等方面的避忌;在灸法适用的29种常见病中,以内科的肝胆病证与心系病证居多,选穴以任脉、督脉及经外奇穴为主;在灸痫上该书认为灸痫关键在于虚实,并归纳出惊痫四证。《全婴方论》中记载的小儿灸法对现今儿科及针灸临床仍有一定的启迪作用,具备深入挖掘的价值。
2022 Vol. 19 (36): 144-147 [摘要] ( 27 ) HTML (1 KB)  PDF (606 KB)  ( 23 )
148 邵迎新教授从气虚辨治甲状腺结节的经验
郑修月1 邵迎新2
DOI: 10.20047/j.issn1673-7210.2022.36.32
中国成年人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高达20%,西医主要是采取手术治疗和随访观察。中医称甲状腺结节为瘿瘤,一般从肝脾论治,认为是由于情志内伤引起肝失条达,或饮食失宜引起脾失健运,进而导致气滞、痰凝、血瘀,壅结颈前而为瘿瘤,治以理气活血,化痰消瘿。邵迎新教授认为本病的病因主要是先天禀赋不足即胎传,和/或后天饮食中碘的摄入不当,与情志相关但非主因。因先天不足或后天失调导致气虚,气虚推动无力使气血津液运行不畅,导致气痰瘀三者合而为患,积结颈前而发病。其基本病机是气虚生积、痰结血瘀,病机关键为气虚,由气虚导致气滞、痰凝、血瘀,日久痰瘀积结,形成瘿瘤。基本证型为正气亏虚、痰结血瘀证,治以益气化瘀,祛痰散结。临床证实从气虚辨治瘿瘤效果满意,为治疗甲状腺结节提供了新的思路,值得借鉴应用。
2022 Vol. 19 (36): 148-152 [摘要] ( 20 ) HTML (1 KB)  PDF (774 KB)  ( 43 )
       针刀医学
153 基于经筋理论针刀松解对股骨头坏死患者关节功能的影响
王均玉 宋梦歌 何海军 李龑 刘道兵
DOI: 10.20047/j.issn1673-7210.2022.36.33
目的 研究基于经筋理论针刀松解对股骨头坏死患者关节功能的影响。 方法 收集2017年8月至2020年7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关节三科接受保髋治疗的76例早中期的股骨头坏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在经筋理论指导下采取针刀松解髋周结筋病灶点及经筋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采取经筋推拿手法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治疗后两组均进行6个月的髋关节康复训练。在治疗后3、6个月进行临床疗效随访,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髋关节活动度、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进行疗效评价。 结果 两组治疗后3、6个月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低于治疗后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3、6个月的VAS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3、6个月的髋关节活动度均高于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高于治疗后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3、6个月的髋关节活动度均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3、6个月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两种治疗方式均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针刀松解在减轻疼痛、恢复髋关节功能方面优于推拿,值得临床推广。
2022 Vol. 19 (36): 153-156,169 [摘要] ( 28 ) HTML (1 KB)  PDF (744 KB)  ( 52 )
       护理研究
157 风险管理对急性脑梗死早期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效果
王增龙1 俞燕2 曹月洲1 顾梅1 杭宇1 王雪梅1▲ 施海彬1
DOI: 10.20047/j.issn1673-7210.2022.36.34
目的 探究风险管理对急性脑梗死早期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效果。 方法 选取江苏省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8月收治的行早期介入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63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82例)及对照组(8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风险管理。比较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卒中评分量表评分(NIHSS)、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及巴氏量表情况。 结果 干预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巴氏量表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风险管理能够提高急性脑梗死早期介入治疗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2022 Vol. 19 (36): 157-160 [摘要] ( 30 ) HTML (1 KB)  PDF (546 KB)  ( 53 )
161 母乳喂养闭环管理在NICU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邵雪华1 蔡志琴2 王丽珍1 冯静3▲
DOI: 10.20047/j.issn1673-7210.2022.36.35
目的 探讨母乳喂养闭环管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浙江省台州医院接收的NICU住院早产儿377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法将其分为常规组(190例)、闭环管理体系组(187例),分别给予两组常规干预及母乳喂养闭环管理体系干预。比较两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技能、知识及时间能力,评估早产儿发育情况,分析不同时段内母乳喂养率。 结果 干预后,两组早产儿头围大于干预前,身高、体重高于干预前,且闭环管理体系组早产儿头围大于常规组,身高、体重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产妇内心活动度、技能及总分及喂养技能、喂养知识、实践能力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闭环管理体系组高于常规组(P<0.05);闭环管理体系组首次母乳喂养日龄、纯母乳喂养时间、静脉营养时间短于常规组,喂养不耐受时间低于常规组(P<0.05);闭环管理体系组住院期间及出院1个月后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NICU早产儿建立母乳喂养闭环管理体系,降低早产儿母乳喂养不耐受情况,促进其发育;显著改善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提升母乳喂养率,有效帮助产妇对母乳喂养树立积极心态,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2022 Vol. 19 (36): 161-164,189 [摘要] ( 23 ) HTML (1 KB)  PDF (663 KB)  ( 71 )
165 基于循证理念构建自体动静脉内瘘管理方案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韦微光 陈嘉怡
DOI: 10.20047/j.issn1673-7210.2022.36.36
目的 探讨基于循证理念构建的动静脉内瘘管理方案在维持血液透析(MHD)患者中的应用。 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MHD患者12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行常规性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基于循证理念构建的动静脉内瘘管理方案。比较两组动静脉内瘘自我护理能力、动静脉内瘘成熟度、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各维度评分及总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高于对照组,对照组体征及症状管理维度评分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动静脉内瘘失功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基于循证理念构建的动静脉内瘘管理方案能有效提高MHD患者自我护理能力,降低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动静脉内瘘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2022 Vol. 19 (36): 165-168 [摘要] ( 20 ) HTML (1 KB)  PDF (683 KB)  ( 98 )
170 化疗无呕病房护理模式的建立及其在肿瘤内科晚期化疗中的应用效果
王茜1 热孜万古力·热西提2 何娟1
DOI: DOI:10.20047/j.issn1673-7210.2022.36.37
目的 探讨化疗无呕病房护理模式的建立及其在肿瘤内科晚期化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6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无呕病房护理模式建立前收治的1 377例肿瘤内科晚期化疗患者为对照组,另选择2021年7月至12月我院无呕病房护理模式建立后收治的1 312例肿瘤内科晚期化疗患者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恶心、呕吐频率及程度,比较两组生活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结果 两组恶心频率及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呕吐频率及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建立化疗无呕病房护理模式可降低肿瘤内科晚期化疗患者恶心呕吐发生频率,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可进一步推广。


2022 Vol. 19 (36): 170-173 [摘要] ( 16 ) HTML (1 KB)  PDF (560 KB)  ( 71 )
174 量化评估引导的流程式护理模式对妊娠高血压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郑琦 吴晓青 王波 蒋春怡▲
DOI: 10.20047/j.issn1673-7210.2022.36.38
目的 探讨量化评估引导的流程式护理模式对妊娠高血压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抽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江苏省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妊娠高血压患者91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量化评估引导的流程式护理模式。观察两组入组时(T0)、干预3周(T1)、分娩前(T2)血压水平和妊娠结局。 结果 不同时间、分组两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水平不同,且时间、分组存在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组内比较:两组T1和T2时SBP和DBP水平均低于T0时,T2时SBP和DBP水平均低于T1时(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T1和T2时SB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2时DB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早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量化评估引导的流程式护理模式有助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控制及妊娠结局的改善。


2022 Vol. 19 (36): 174-177 [摘要] ( 20 ) HTML (1 KB)  PDF (1651 KB)  ( 16 )
178 品管圈对心内科住院患者生活能力评估准确性的影响
赵雪利 徐东妮
DOI: 10.20047/j.issn1673-7210.2022.36.39
目的 探究品管圈对心内科住院患者生活能力评估准确性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至2021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6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未实施品管圈(2017年12月至2019年10月)的3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实施品管圈后(2019年11月至2021年12月)的28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评估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准确率,分析开展品管圈护理活动在提高患者生活能力评估准确率中的实践成果。 结果 观察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总准确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中进食、穿衣、修饰评分准确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评估患者生活能力中开展品管圈护理活动,可提升评估准确性,护理方法的应用价值值得肯定。


2022 Vol. 19 (36): 178-181 [摘要] ( 30 ) HTML (1 KB)  PDF (820 KB)  ( 131 )
182 呼吸功能强化训练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刘娜1 李小琼2 程浩3 段雯洁4▲
DOI: 10.20047/j.issn1673-7210.2022.36.40
目的 探讨呼吸功能强化训练干预方案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以随机数表法将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三峡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减容术后患者分为常规组(50例)和干预组(50例)。常规组给予传统常规护理,干预组同时予以呼吸功能强化训练干预,两组均干预3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肺功能、呼吸功能、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 结果 干预后,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6 min步行试验(6MWT)距离均高于干预前,Borg量表评分及圣乔治呼吸问卷(疾病影响、临床症状、活动能力)各项评分低于干预前,且干预组FEV1、FVC、FEV1/FVC、6MWT距离均高于常规组,Brog量表评分及圣乔治呼吸问卷各项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呼吸功能强化训练干预能改善肺气肿患者术后肺功能及呼吸功能,增强其运动耐力,并使其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2022 Vol. 19 (36): 182-185 [摘要] ( 27 ) HTML (1 KB)  PDF (558 KB)  ( 71 )
186 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护理加强早期康复干预对术后并发症及康复时间的影响
孟臻
DOI: 10.20047/j.issn1673-7210.2022.36.41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护理中加强早期康复干预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5例主动脉夹层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常规组(42例)行常规术后护理,干预组(43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加强早期康复干预。观察干预1周后两组术后疼痛程度、负面情绪情况、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及康复进程。 结果 干预后,两组疼痛、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低于干预前,且干预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术后呼吸机脱机、首次下床、重症监护室停留、引流管拔除、尿管拔除、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护理中行加强早期康复干预,可明显减轻术后疼痛程度,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减少并发症,加快术后康复速度。


2022 Vol. 19 (36): 186-189 [摘要] ( 21 ) HTML (1 KB)  PDF (582 KB)  ( 96 )
       工作探讨
190 叙事医学在针灸治疗过敏性疾病中的应用
邢御1 张重阳1 梁俊杰1 潘婷1 张佳佳1 王新茹2 白鹏1
DOI: 10.20047/j.issn1673-7210.2022.36.42
过敏性疾病的针灸疗效逐渐得到临床的认可,这类疾病往往躯体症状与心理症状并重,如何寻求更有效的针灸诊治方法值得重视。叙事医学是一种更加注重人文关怀的医学模式,针灸临床辨证论治过程中体现的“治神”思想与叙事医学的核心“共情”与“反思”有一定相关性。将叙事医学运用到针灸治疗过敏性疾病中,通过“共情”提高患者依从性;通过“反思”不断优化诊疗方案;通过培养医者叙事能力,建立医患共同体,从而更好地解决患者的病痛。由此推广针灸临床特色的叙事医学应用,综合提高临床疗效,进一步丰富叙事医学的临床路径,能更好地传承发展中医传统文化。


2022 Vol. 19 (36): 190-193,封三 [摘要] ( 25 ) HTML (1 KB)  PDF (754 KB)  ( 144 )
194 浙江省金华市第二医院住院患者头孢菌素类药物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及干预
盛巍1 陈进好1 周洪1 周晨1 杜泓1 凌迎春2
DOI: 10.20047/j.issn1673-7210.2022.36.43
目的 对浙江省金华市第二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住院患者头孢菌素类药物医嘱中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及干预。 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12月对内科病房住院患者开具的头孢菌素类药物医嘱共1 550份进行调查,按照相关标准对2020年1月至6月的750份医嘱进行评价,并在2020年7月至12月对800份医嘱进行干预,统计干预前后医嘱内相关指标、头孢菌素类药物用药情况,比较干预前后的不合理用药发生情况。 结果 我院干预前后平均医嘱用药品种数、抗菌药物医嘱百分率、使用头孢菌素类比例、平均医嘱金额、头孢菌素类药物金额占比均处于稳定、正常的范围,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较多的有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41.94%)、头孢他啶(22.58%)、头孢呋辛钠粉针(9.67%)、头孢呋辛酯片(9.67%)。干预后适应证不适宜、遴选药物不适宜、药物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发生率均低于干预前(P<0.05),不合理用药原因主要是医师药理知识匮乏、患者自身未遵医嘱用药等。 结论 我院患者头孢菌素类药物医嘱基本符合标准,不合理用药情况较少,今后应继续加强对医嘱用药的监督,定期进行用药调查,监督合理用药,降低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为广大患者用药安全提供保障。


2022 Vol. 19 (36): 194-封三 [摘要] ( 21 ) HTML (1 KB)  PDF (527 KB)  ( 20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非经营性-2016-0092
京ICP1100176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6598号  期刊出版许可证 广告经营许可证
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网址 http://beian.miit.gov.cn/state/outPortal/loginPortal.action
投稿热线:010-59626203
本刊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78号楼(大成国际中心B1座)8B02室 邮编:100124
传真:010-59626204 投稿信箱:ddyy@vip.163.com
版权所有:中文传媒集团北京期刊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