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项高水平创新研究荣获2023年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
文图/《中国医药导报》主 笔 潘 锋
由中国抗癌协会主办,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天津市抗癌协会和中国整合医学发展战略研究院承办的“2023中国整合肿瘤学大会”,11月16日至18日在天津举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曹雪涛院士、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王辰院士等出席大会开幕式,开幕式上为2023年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中国抗癌协会青年科学家获奖者颁奖,詹启敏院士主持颁奖典礼,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樊代明院士等为获奖者颁奖。
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是经科技部批准的全国肿瘤医学领域唯一的社会科技奖励,授予应用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在肿瘤防治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医学科技工作者和单位,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包括科技奖、科普奖和青年科学家奖。根据《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励办法》的规定,经过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评审委员会严格评审,18项高水平创新研究荣获2023年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11项,科普奖2项,2023年中国抗癌协会青年科学家奖获奖者10名。
为提高肝癌诊疗能力提供指导
肝癌是中国特色高发癌种,给我国人民生命健康带来沉重负担,虽然近年来肝癌免疫疗法有所进展,但肝癌的耐药、转移和复发依然是临床难点。肿瘤异质性仍是目前肿瘤研究的重要瓶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肿瘤转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宁教授团队聚焦肝癌异质性和转移这一关键科学问题,综合运用分子遗传学、肿瘤细胞学和生物信息学等新技术,结合临床病例开展了前沿和转化应用研究,完成的一等奖项目“肝癌异质性及转移的基础和转化应用研究”获得多项重要科学发现。
一、在单细胞层面系统揭示了肝癌免疫微环境的异质性。率先系统解析了中国肝癌患者的单细胞图谱,发现了五种免疫微环境亚型,进一步明确了中性粒细胞、T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异质性规律及生物学功能。二、系统揭示了肝癌在基因组层面和表型层面的异质性规律。揭示了混合型肝癌的克隆起源规律、体细胞突变特征及分子分型,鉴定了新型标志物Nestin和CAD,揭示了肝癌的二倍体起源规律。三、系统揭示了肝癌转移机制并推动了抗肿瘤药物的转化研究。揭示了长非编码RNA促进转移的新机制,开发了基于人工智能的药物筛选新模型,推动了纳米技术在癌症诊疗中的应用,拓展了癌症诊疗新药转化研究。
我国肝癌每年新发约39万例,70%以上初诊即为进展期,转化降期是绝大多数患者获得痊愈的唯一手段,如何实现精准分型、手术和综合治疗是临床关键难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城东院区副院长丁元教授等完成的二等奖项目“进展期肝癌精准诊治和转化治疗体系的建立和应用”,在术前治疗分型、手术技术创新和转化治疗增敏等方面实现一系列突破,提高了转化成功率,减少了手术并发症。
一、构建了进展期肝癌多组学精准分型体系。提出了阶梯式肝癌分型策略,建立了肝癌影像组学库,构建了影像组学特征评分体系用于预估手术可行性,对不可手术患者结合多组学联合分析建立了转化治疗敏感性评估体系。二、建立了进展期肝癌转化后精准手术创新体系。三、创建了基于肿瘤基质特异分子靶点谱的转化增敏新方案,对于常规转化方案不敏感的患者,提出了进展期肝内胆管癌应用免靶联合一线治疗方案并开展了二期临床试验;提出了GPLET治疗新方案,开展了二期和三期临床试验。四、探索了新型纳米药物引起免疫激活的新机制,提升了免靶治疗敏感性;针对广泛耐药肝癌通过光响应键合药物等策略实现了时空四维控释,探索了克服耐药新方案。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天津市肿瘤医院党委书记陆伟教授团队围绕肝癌的早诊早筛技术、术后复发转移预警和临床个体化精准治疗三方面开展了系列研究,完成的二等奖项目“肝癌个体化精准诊疗体系的建立与应用”构建了肝癌个体化精准诊疗体系,实现了肝癌全程化管理。
一、通过大样本量、多中心研究开发了一套基于“术前-管血”的肝癌诊断新方案,实现了液体活检肿瘤分子标志物在提升肝癌诊断效能、筛选高复发风险人群以及治疗选择中的应用。二、针对肝癌复发转移难题提出了从分子层面解释肝癌复发转移的新机制,探索了肝癌术后复发风险的预警模型。三、构建了可用于指导早期肝癌外科治疗决策的模型,结合前述液体活检和复发预警模型的应用探索了肝癌转化治疗、术后辅助治疗及中晚期肝癌临床综合治疗个体化最优策略的筛选方案,为肝癌全程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和临床实践证据支持。
免疫疗法是治疗晚期肝癌的一种有效方法,但目前晚期免疫治疗耐药的患者还缺乏有效治疗手段。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朱棣教授等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的支持下,围绕免疫治疗耐药机制、Wnt/BCL9/β-catenin信号通路和肝癌创新治疗三大领域开展了系列研究,“肝癌免疫治疗新策略”获2023年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二等奖。
一、研究人员聚焦肝癌频繁突变的Wnt信号通路,揭示了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在肿瘤微环境中协同调节治疗耐受的新理论,开展了靶向Wnt通路创新靶点BCL9/β-catenin促进肿瘤免疫响应的相关药理学研究。二、开发了First- In-Class靶向BCL9/β-catenin的创新药物,发现了一系列创新药分子,完成了对这一新靶点的靶点验证和先导化合物转化研究,潜在解决了Wnt信号通路问题,对提高肝癌以及消化道肿瘤疗效具有重要临床价值。三、采用创新性免疫治疗新策略,“老药新用”,探索了靶向肿瘤免疫微环境介导的耐药机制,开发了针对晚期肿瘤的创新治疗方案,突破了肿瘤微环境,克服了免疫治疗耐药,完成了早期临床验证,提高了肝癌免疫治疗的响应。
优化乳腺癌治疗方案
目前仍有20%~40%的乳腺癌患者将发展为复发转移性乳腺癌,五年生存率仅为20%。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及泌尿肿瘤内科王碧芸教授等完成的“复发转移性乳腺癌药物治疗新策略及转化成果推广”获2023年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二等奖。
一、建立了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一线化疗方案。探索了新标准及疗效预测标志物,明确了白蛋白紫杉醇+顺铂联合方案疗效显著优于吉西他滨+顺铂,建立了一线化疗的新标准。二、开展了晚期HER2阳性乳腺癌创新药物的Ⅰ期临床研究,首次证实国产原研抗体偶联药物ARX788以及HER2双特异性抗体KN026的安全性和抗肿瘤活性。三、发现了乳腺癌药物新靶点和耐药机制,为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的转移提供了新靶点。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乳腺肿瘤科李曼教授团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资助下完成的二等奖项目“乳腺癌精准诊疗体系建设及临床推广”,建立了以个体化精准化为中心贯穿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全周期综合诊治体系。一、通过精准划分乳腺癌风险人群解决了复发转移风险的预估难题。研究人员构建了4种乳腺癌预后预测及诊断模型。二、精细构建了药物敏感性测试平台,实现动态预判化疗效果。三、精选了预测乳腺癌疗效的分子标志物,开发了新靶点。四、通过精确预测疗效不断优化个体化治疗方案,发现TP53突变的出现与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总生存期相关,且雌激素受体1(estrogen receptor 1,ESR1)等位基因突变频率的变化可预测ER+晚期乳腺癌内分泌耐药情况。此外,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肿瘤护理部主任强万敏等历经十余年研究与实践完成的二等奖项目“乳腺癌康复护理关键技术的建立及推广应用”,创新性创建了乳腺癌康复护理系列关键技术。
探索食管癌和鼻咽癌放疗新技术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部放疗五病区主任黄伟教授等瞄准中国特色的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针对放疗靶区缺乏标准化、物理精度低、疗效预测困难和临床联合策略缺乏依据等临床问题,完成的二等奖项目“食管癌精准放疗临床集成解决方案的研发与应用”,构建了中国食管癌精准放疗临床集成解决方案。
一、针对ESCC在放疗敏感性和预后等方面的异质性难题,采用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及影像组学技术建立了放疗疗效预测及放疗增敏多维度方法。二、依托10项发明专利为患者提供了个体化最优放疗方案,创新技术得到全面转化。开发了放疗辅助软件平台 AccuContour,该平台已被美国纽约质子中心等放疗中心采用,成为医学专用软件领域“中国智造”的典型代表。三、针对ESCC靶区缺乏标准化问题,提出了业内认可的靶区勾画“中国建议”并被写入6部外文书籍,为ESCC放疗锁定精准目标。
首程放疗后仍有20%~30%的鼻咽癌患者会出现复发,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鼻咽科副主任陈明远教授领衔完成的一等奖项目“复发鼻咽癌的微创外科体系建立及分层治疗策略创新”,针对复发鼻咽癌推出了微创手术、超分割放疗和化靶免三大全新治疗思路,提出了专门的复发鼻咽癌分期及分层治疗原则。一、建立了全球首个鼻咽癌微创外科技术体系。二、率先革新了超分割减毒再程放疗技术。三、开创了鼻咽癌药物“溶瘤”治疗先河。
放疗是肿瘤治疗的三大手段之一,针对精准个体化放疗存在的三大问题,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赵丽娜教授等完成的二等奖项目“基于人工智能的肿瘤个体化精准放疗平台的建立与应用”,依托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建立了肿瘤个体化精准放疗平台。一、针对“肿瘤形态多变难识别,手动勾画耗时久”问题,研究人员利用三类AI技术,构建了精准识别和自动勾画平台,实现了看得更清、辨得更准、画得更快。二、针对“单一影像不全面,肿瘤治疗精度低”问题,利用两种AI策略构建了多模态影像引导放疗平台,促进了治疗前精确匹配和治疗中的精准实施。三、针对“肿瘤疗效预测手段少,预测模型性能低”问题,研究人员基于临床、影像和分子标志物构建了多维度疗效预测平台,为肿瘤患者制定了个体化精准放疗方案。
构建肿瘤精准诊疗体系
我国泌尿系肿瘤患者5年生存率总体不足70%,主要原因是难以早发现、早治疗。哈尔滨医科大学副校长、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徐万海教授等历时10余年,围绕泌尿系肿瘤精准诊疗的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开展工作,从揭示机制、探针研发、临床转化和推广应用四个方面开展了系列研究,完成的一等奖项目“纳米材料在泌尿肿瘤精准诊疗中的关键技术创新与转化应用”取得多项创新成果。
一、筛选了泌尿系肿瘤特异性靶点并阐明了其分子作用机制。二、构建了纳米分子探针用于指导泌尿系肿瘤早期诊断。以泌尿系肿瘤特异性靶点为基础,利用模块化可编程纳米技术自主研发了一系列泌尿系肿瘤精准成像探针,可精准定位1~2毫米的微小肿瘤灶并精准识别肿瘤边界,为泌尿系肿瘤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新方法。三、构建了纳米分子探针指导泌尿系肿瘤精准治疗:利用模块化可编程的纳米技术新策略,在肿瘤原位构建了组装体,实现了纳米材料在肿瘤部位的精准富集和长效滞留,术中指导肿瘤彻底切除;同时通过特异性载药体系提升了肿瘤靶向治疗效果,为泌尿系肿瘤精准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四、推进了纳米分子探针在泌尿系肿瘤中的临床转化应用。
目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LARC)的标准治疗方案是新辅助同步放化疗(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nCRT)后进行全直肠系膜切除,但患者个体对nCRT的反应存在明显差异。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主任王锡山教授等完成的一等奖项目“直肠癌综合治疗应用方案的精准化研究”,探索了LARC放疗敏感性预测、新辅助治疗模式、微创外科指征及术式选择等。
一、开发了用于检测直肠癌放化疗敏感性的试剂盒,可用于预测直肠癌放化疗的敏感性。二、短程放疗以及全程新辅助治疗效果研究发现,与长程放疗相比短期放疗加术前化疗后手术疗效好,毒性可接受,可作为局部晚期直肠癌nCRT的替代方案。三、在局部切除后追加手术治疗指征及创新术式选择方面,研究人员发明了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系列术式,在保证肿瘤学预后的前提下实现了中低位直肠癌精准保肛、极限保肛。四、研究了nCRT远期副作用。nCRT后患者盆腔二次癌发病风险增加,部分患者的放射治疗与较差的心血管特异性生存率有关,提示对于行nCRT治疗的患者应关注二次癌和心血管疾病情况。五、研究了新辅助化疗的治疗效果研究。对于放疗抵抗的LARC患者,团队研究未发现mFOLFOX6方案与氟尿嘧啶联合放疗方案有显著疗效差异,为放疗抵抗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有效的新方案。以上相关技术、治疗方案应用在全国超万例,效果显著,进一步提升了中国直肠癌个体化精准化治疗水平。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口腔医学中心副主任郅克谦教授团队在国家级和省市级课题的资助下完成的二等奖项目“口腔颌面部肿瘤精准防治体系的构建”,构建了口腔颌面良恶性肿瘤的精准防治体系。
一、对于大型颌骨囊性病损的青少年期患者,提出了采用自主研发个体化阻塞器进行开窗减压术,并基于锥形束CT影像学骨定量法确定二期手术时机,为青少年大型颌骨囊性病损的治疗提供了新策略。二、针对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造成的唇、舌、颊部等不同部位软组织缺损,通过整合多种修复技术,个体化设计皮瓣实现了组织缺损的精准修复;针对高龄患者首次提出了基于ASA评估手段的重新评估手术适应证及修复重建方案,突破了高龄禁忌。采用个体化皮瓣设计使得术后形态及功能恢复更佳,实现了外形和功能重建的精准修复。三、对于颌面部肿瘤术后硬组织缺损问题,首次提出了咬合重建为导向精准修复颌骨缺损的国际领先新理念,将数字化设计贯穿全过程,达到了种植体在腓骨瓣上的精准植入,在实现颌骨缺损精准修复重建的基础上获得了种植体的长期稳定性,可完全恢复患者咬合功能。四、对于临床晚期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尤其是口腔鳞癌患者生存率难以提高的现状,探索了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发病机制,为口腔鳞癌精准术后化疗及药物筛选提供了理论依据,为转化应用奠定了基础,推动了口腔颌面部肿瘤诊疗水平的提高和行业进步。
创新肿瘤分子诊疗平台
肿瘤分子病理是精准诊疗的基础,但我国长期在这一领域缺乏技术体系创新和临床应用标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病理科副主任应建明教授等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资助下,围绕分子病理多组学检测新技术、高通量测序标准体系和免疫治疗疗效预测三大关键问题开展系列研究,完成的二等奖项目“肿瘤分子病理关键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取得一系列原创成果。
一、建立了多组学肿瘤分子病理检测新技术,精准指导临床肿瘤诊治。研究人员系统深入阐明了恶性肿瘤“基因融合”的作用和机制,确立了染色体结构重排和RNA剪接两种融合模式,揭示了复杂融合对于分子病理诊断和精准治疗的影响及意义,将融合阳性患者漏诊率从6.5%下降到0.1%,这一发现被写入多个国际肿瘤学相关指南。二、针对肿瘤高通量测序领域产品设计、性能验证、临床评价等“卡脖子”问题开发了多项高通量测序核心技术,形成了自主可控的源头性技术体系,打破了国外技术和产品垄断。三、率先建立了新辅助免疫治疗免疫相关组织学表型评估系统,预测准确率达到70%,远高于国际现有疗效预测水平;针对肿瘤突变负荷等新兴生物标志物建立了基于基因启动子和/或其上游区域的核酸组合物来预测疗效,降低了检测成本,提高了检测效率。
恶性肿瘤生物靶向诊疗成功的关键是发现高特异性的新肿瘤靶标,广西医科大学副校长赵永祥教授等紧密围绕发展与创新针对靶标的高灵敏、高选择性诊疗方法这一关键科学问题,完成的一等奖项目“生物反应器诊治肿瘤新原理新方法”研究,创新性提出和建立了系列生物反应器靶向诊治肿瘤新原理新方法。
一、首次发现多个新肿瘤标记分子并揭示了其作用机制,逆向运用体液免疫反应机制创建了体外生物靶向诊断反应器,突破了传统检测抗原的思路,解决了甲胎蛋白阴性肝癌诊断的难题。二、率先创建了高效基因编辑(阳性突变率>90%)/生物靶向分子筛选原理与技术平台;发现了新的核酸适配体、单链抗体、纳米抗体等新靶向分子;研制了基于这些靶向分子的触发式体内生物靶向诊断反应器。三、首创超敏反应级联放大生物靶向抗癌效应的新原理与新方法。独创的高效基因编辑与异源基因杂交细胞技术,能快速诱生出大量高活力特异性PD-1-CTLs;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可成为体内生物靶向诊治反应器的理想载体;运用超敏反应机制创建的CTL级联,放大了抗癌效应与疗效监测双功能生物靶向治疗反应器。开发出纳米酶联甲胎蛋白阴性肝癌早期诊断试剂盒等并开始临床验证。
机体固有免疫细胞受到肿瘤细胞的“教育”将发生表型转化,丧失免疫防御能力,进而促进肿瘤复发转移。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肿瘤分子诊断中心主任于津浦教授团队历时十年,建立了基于二代测序和多光谱成像的肿瘤免疫串扰整合分析新模式,完成的“基于二代测序和多光谱成像的肿瘤免疫串扰整合分析新模式的建立和应用”,获2023年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二等奖。
一、提出了肿瘤髓系免疫串扰新概念,补充了以T淋巴细胞为核心的传统肿瘤免疫逃逸理论,多层次解读了肿瘤-免疫交叉对话和时空演变。二、建立了基于二代测序和多光谱成像的肿瘤免疫串扰全景分析平台,实现了对不同实体肿瘤中肿瘤髓系免疫串扰过程的全景化描绘和高仿真模拟,为开展科研探索和临床转化提供了技术支撑。三、将免疫串扰整合分析新模式用于肿瘤分子分型和预后预测。研究成果在多家医疗机构得到推广应用,弥补了肿瘤分子诊断创新产品的研发短板,助力临床实现常见肿瘤的精准分型和预后预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封面图为2023年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一等奖获得者、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肿瘤转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宁教授)
|